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校属各单位、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根据豫教工委办〔2025〕26 号《关于在全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以下简称宣传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宣传内容
(一)深入学习宣传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民族工作的新决策新部署。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4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两个结合 ”的产物,深刻领会“五个共同 ”这一中华民族历史观的重大理论创新,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大势,推动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
(二)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学习贯彻《国家民委关于加强文化宣传工作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意见》,推广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书籍教材,创新涉民族宣传的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展传播渠道。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持续打造“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品牌, 擦亮老家河南、华夏古都等金字招牌,把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深植人心。广泛宣传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 ”内涵要求, 以“ 同心圆 ·共发展 ”活动为载体,发现、挖掘、宣传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典型事例,让各族师生在共得实惠、共享成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切实做好宗教理论和政策法规学习宣传。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以及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宣传相关法律和宗教事务管理法规规章,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以及我省宗教治理以来出台的一系列规范宗教事务管理的制度。
二、活动时间
2025 年 9 月 15 日至 10 月 15 日
三、具体安排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持续推动宗教工作“五个纳入 ”,推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列入党校培训内容,有效提升党政干部精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熟悉宗教工作、善于做信教师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坚持好“ 书记校长领学、统战部门促学、基层院系引学 ”等做法,宣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宣讲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 宣传宗教政策法规和宗教理论知识,做到学校党政领导干部、一线任课教师、全体学生、后勤服务人员全覆盖、无盲区,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自觉抵制各种有神论的侵蚀。
(二)开展新生入校时段集中宣传教育。做好新生入学后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向新生和新进教师发放《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知识手册》《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知识读本》《河南省大学生宗教政策法规明白卡》(简称“两册一卡 ”) 等学习资料,增强学生自觉抵御宗教渗透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制作校园橱窗宣传画和展板,张贴、悬挂宗教“双防 ”宣传标语,在官方微信和网站发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宣传月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参加全省高校铸牢教育实践活动。9 月-11 月,我校组织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网络答题活动和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把师生比赛成绩作为检验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学习工作重要成效,以赛促学深化学习成效。
四、工作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全校广泛开展宣传月活动是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领域重大风险、推动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二是强化协作,形成合力。要深入巩固大统战工作格局,结合实际,统筹组织、宣传、统战、学工、保卫、网信等各职能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基层教学单位的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宣传合力。
三是创新手段,务求实效。针对党政干部、一线教师、辅导员、后勤服务人员、大学生等不同宣传对象,丰富方法手段,创新形式载体,善于运用不同群体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善于运用富有时代特色、体现活动要求的方法,努力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宣传月活动接地气、受欢迎、入人心。
宣传月活动结束后,请各单位于10 月 22 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图文)报送至统战部hngcxytzb@163.com邮箱。
附件:学习宣传资料清单
2025年9月15日
党委统战部
附件
学习宣传资料清单
一、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6.最新宗教法规规章选编
二、民族宗教理论政策
1.《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4年2月第1版)
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编,民族出版社2022年4月第1版)
3.2022年3月编印的《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培训宣讲提纲(面向教育系统,可发教育部门干部,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
4.2023年6月编印的《河南省党政领导干部宗教工作培训宣讲提纲》
5.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知识手册
6.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知识读本
7.河南省大学生宗教政策法规明白卡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4.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5.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6.共同家园,就是中国;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8.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
9.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
10.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
11.各民族经济相依,是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
12.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
13.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14.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15.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16.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17.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18.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19.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0.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1.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2.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23.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用行动促进共同繁荣。
24.依法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5.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26.各族群众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7.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
28.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29.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
30.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31.要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